变量讲解

1134人浏览 / 0人评论

一、自定义变量 

自定义变量也是临时变量、局部变量

名称由数字、下划线、字母 组成,但是开头不能用数字,如”2Name”
注意:
1)变量等号两边不能有空格
2)若有空格,则用 ” “” 括起来
3)用”\”转义符,可使特殊符号失效如: “\$name”
4)如果要进行变量叠加,可用”$变量名” 或者 ${变量名}
5)若把命令结果作为变量值,则用反引号(不推荐) 或者 \$()包名命令
6)环境变量名建议大写

1、设置自定义变量

[root@1 ~]# uu=liangzeyu
 

2、查看自定义变量

[root@1 ~]# set|grep uu
uu=liangzeyu

3、删除自定义变量

 [root@1 ~]# unset uu
[root@1 ~]# set|grep uu

 二、环境变量
PATH: 系统查找命令路径(系统查找命令是有默认排序和路径)
PATH=”$PATH”:/root 变量叠加(临时)
环境变量的PS1:
定义系统提示符的变量,也就是[主机名@……]# 那个东西
查询显示当前的配置命令: echo $PS1
更换的格式为:PS1=’[ …… ]$ ’ (记得最后留个空格,更好输入命令)
选项包括:
\d 显示日期,格式为”星期 月 日”
\h 显示简写主机名,如默认主机名为”localhost”
\t 显示24小时制时间,格式为”HH:MM:SS”
\T 显示12小时制时间,格式为”HH:MM:SS”
\A 显示24小时制时间,格式为”HH:MM”
\u 显示当前用户名
\w 显示当前所在的目录的完整名称
\W 显示当前所在的目录的最后一个目录
\# 执行的第几条命令
\$ 提示符,如果是root用户则会显示”#”,如果是普通用户则显示”$”

1、申请环境变量

[root@1 ~]# export kk=liangzeyu

2、查看环境变量

 [root@1 ~]# set|grep kk
kk=liangzeyu
[root@1 ~]# env|grep kk
kk=liangzeyu

[root@1 ~]# printenv|grep kk
 kk=liangzeyu 

 3、删除环境变量

[root@1 ~]# unset kk
[root@1 ~]# env|grep kk

三、环境变量的配置 

环境变量也是全局变量

source 配置文件 和 . 配置文件
上面两种配置文件直接生效,不用重启(注意有个点)
下面是五个默认配置文件:


/etc/profile
/etc/profile.d/*.sh (所有以.sh结尾)
/etc/bashrc
这三个对所有用户都有效


~/.bash_profile
~/.bashrc
用户命令下,这两个对特定的用户有效

注销时生效的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bash_logout
~/.bash_history 

四、用户自定义变量

用户自定义变量就是在脚本中自己设置的变量,只能在脚本中调用使用。

[root@1 ~]# cat liangzeyu.sh 
#!/bin/bash
AAA=liangzeyu
echo $AAA
[root@1 ~]# sh liangzeyu.sh 
liangzeyu

  四、shell登录信息

(登陆之前)
/etc/issue (本地登录)
/etc/issue.net (在远程终端欢迎信息)
Ps.需在ssh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
#Banner ………… 下,加入Banner /etc/issue.net
再重启,service sshd restart
/etc/motd 直接vim操作,可以显示(登陆之 后的提示信息)

五、

5.declare 声明变量类型 

declare [+/-] [选项] 变量名
- : 给变量设定类型属性
+: 取消给变量设定类型属性
-i 将变量声明为整数型
-x 将变量声明为环境变量 =>exprot
-p 显示指定变量的被声明类型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