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个分析网站的,特别吊:http://pagespeed.webkaka.com/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732487/article/details/98773572
---
测试工具:ab
测试网站:106.12.100.206
测试命令: ab -c 1000 -n1000 http://106.12.100.206:8080/
-c10表示并发用户数为10
-n100表示请求总数为100
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网站压力测试是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对网站进行性能测试手段,通过模拟大批量用户真实请求网站,从而可以预测系统在大量用户访问网站出现高并发的情况下,系统可以响应的时间及服务器资源占用等性能情况。 本文主要描述了对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网站进行网站压力测试的过程及结果。 本次测试主要关心的指标:平均响应时间、总用时、吞吐量等。
性能测试记录
编号: |
01 |
测试时间: |
2020年5月28日 |
测试对象: |
中国公众科学数字促进联合体网站 |
测试网址: |
http://106.12.100.206:8080/ |
测试工具: |
Apache Ab压测工具 |
测试机情况: |
测试机为CentOS7 Linux操作系统,1核2G |
测试参数: |
1000并发,请求1000次。(-c1000 -n1000) |
测试结果: |
可以支撑1千并发访问。在1千并发情况下,平均耗时为82.38秒。吞吐量为:12.14. |
原始输出: |
|
通过上图,测试结果也一目了然,测试出的吞吐率为:Requests per second: 12.14[#/sec](mean)。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信息,需要说明下,如下:
Server Software表示被测试的Web服务器软件名称。
Server Hostname表示请求的URL主机名。
Server Port表示被测试的Web服务器软件的监听端口。
Document Path表示请求的URL中的根绝对路径,通过该文件的后缀名,我们一般可以了解该请求的类型。
Document Length表示HTTP响应数据的正文长度。
Concurrency Level表示并发用户数,这是我们设置的参数之一。
Time taken for tests表示所有这些请求被处理完成所花费的总时间。
Complete requests表示总请求数量,这是我们设置的参数之一。
Failed requests表示失败的请求数量,这里的失败是指请求在连接服务器、发送数据等环节发生异常,以及无响应后超时的情况。如果接收到的HTTP响应数据的头信息中含有2XX以外的状态码,则会在测试结果中显示另一个名为“Non-2xx responses”的统计项,用于统计这部分请求数,这些请求并不算在失败的请求中。
Total transferred表示所有请求的响应数据长度总和,包括每个HTTP响应数据的头信息和正文数据的长度。注意这里不包括HTTP请求数据的长度,仅仅为web服务器流向用户PC的应用层数据总长度。
HTML transferred表示所有请求的响应数据中正文数据的总和,也就是减去了Total transferred中HTTP响应数据中的头信息的长度。
Requests per second吞吐率,计算公式:Complete requests/Time taken for tests
Time per request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计算公式:Time token for tests/(Complete requests/Concurrency Level)。
Time per requet(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服务器平均请求等待时间,计算公式:Time taken for tests/Complete requests,正好是吞吐率的倒数。也可以这么统计:Time per request/Concurrency Level。
Transfer rate表示这些请求在单位时间内从服务器获取的数据长度,计算公式:Total trnasferred/ Time taken for tests,这个统计很好的说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达到极限时,其出口宽带的需求量。
Percentage of requests served within a certain time(ms)这部分数据用于描述每个请求处理时间的分布情况,比如以上测试,80%的请求处理时间都不超过6ms,这个处理时间是指前面的Time per request,即对于单个用户而言,平均每个请求的处理时间。
----------------------------------------
在进行性能测试过程中有几个指标比较重要:
1、吞吐率(Requests per second)
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的量化描述,单位是reqs/s,指的是在某个并发用户数下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某个并发用户数下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最大请求数,称之为最大吞吐率。
记住:吞吐率是基于并发用户数的。这句话代表了两个含义:
a、吞吐率和并发用户数相关
b、不同的并发用户数下,吞吐率一般是不同的
计算公式:总请求数/处理完成这些请求数所花费的时间,即
Request per second=Complete requests/Time taken for tests
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个数值表示当前机器的整体性能,值越大越好。
2、并发连接数(The number of concurrent connections)
并发连接数指的是某个时刻服务器所接受的请求数目,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会话。
3、并发用户数(Concurrency Level)
要注意区分这个概念和并发连接数之间的区别,一个用户可能同时会产生多个会话,也即连接数。在HTTP/1.1下,IE7支持两个并发连接,IE8支持6个并发连接,FireFox3支持4个并发连接,所以相应的,我们的并发用户数就得除以这个基数。
4、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Time per request)
计算公式:处理完成所有请求数所花费的时间/(总请求数/并发用户数),即:
Time per request=Time taken for tests/(Complete requests/Concurrency Level)
5、服务器平均请求等待时间(Time per request: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
计算公式:处理完成所有请求数所花费的时间/总请求数,即:
Time taken for/testsComplete requests
可以看到,它是吞吐率的倒数。
同时,它也等于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并发用户数,即
Time per request/Concurrency Level
--------------
文库模板:
https://wenku.baidu.com/view/9c32e2d9ce2f0066f5332237.html?rec_flag=default&sxts=1590643498217
有问题请加博主微信进行沟通!
全部评论